重定向消息

近红外光谱预校准模型:即时获得结果

2024年1月8日

文章

此篇文章是 部分 4 的一个系列。

预校准模型如何帮助快速使用近红外光谱

按一下按钮即可开始分析,是不是很快?放入样品,关闭仪器盖子,开始测量-—这就是使用近红外光谱预校准模型后的全部操作过程。

这是我们关于近红外光谱系列的第四章节,在本章节中,我们将概述在哪些情况下,近红外光谱可直接在实验室中使用,而无需进行任何方法开发。这意味着,对于这些应用,您的仪器从安装头一天起就可以立即运行,并提供准确的结果。

本文将涵盖以下主题(点击可跳转至相关主题):

Workflow for NIR method implementation
图 1. 使用近红外方光谱方法的工作流程。

预校准模型的优势

在上一章节《如何在实验室工作流程中使用近红外光谱》中,我们通过一个真实的应用案例展示了如何将新收到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仪集成到实验室工作流程中,该过程如图1所示。

该过程的大部分工作都集中在建立校准集环节。您必须使用一种参考方法在预期参数范围内测量约40-50个样品。而后使用近红外软件,将参考方法测量值与同一样品扫描的近红外光谱关联起来(图1:步骤1)。

之后,需要通过目测识别光谱变化,并将这些变化与参考方法测量值关联起来,从而建立预测模型(图1:步骤2)。经过软件验证后,预测模型便可用于日常测量。

上述过程需要花费一些的精力和时间,因为在许多情况下,首先需要制作和收集覆盖所需浓度范围的样品。因此,如果能省略步骤1和2,使近红外光谱分析仪从安装头一天起就能立即使用,那将是非常有益的。

这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使用特定应用的预校准模型后可以实现的真实情况。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