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来袭|锂电池中水分的测定(一)—— 电解液篇
新闻
众所周知,锂电池内部必须要求一律无水(水含量低于20mg/kg)的环境,因为水会与导电盐(如,六氟磷酸锂)反应生成氢氟酸,导致电池内部发生腐蚀。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电池内部正极、负极、隔膜及电解液各部分的水分含量。
典型的正极材料为锂盐,负极材料为炭黑和石墨,正极和负极材料与粘合剂混合后以浆液的形式涂覆在金属箔上形成极片。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通常缠绕或堆叠在一起,隔膜可避免正极和负极间的接触,电解液(一般为无水的非质子溶剂和锂盐的混合物)则建立起了正极和负极间的导电性。
锂电池使用的这几种材料的含水量均可通过卡尔费休库仑滴定法进行可靠而准确的测定。本期主要介绍电解液中水分测定的相关内容。
电解液&溶剂——卡尔费休库仑滴定法
大多数电解液溶剂为极性非质子溶剂,此类溶剂由于容易形成氢键,使用卡氏加热炉萃取水分一般较为缓慢。因此,针对此类溶剂,如不与卡尔费休剂发生副反应,则建议直接进行滴定。